新闻与传媒论文_中国电视文艺晚会的“政

2022-09-28  
文章目录

一、中国电视文艺晚会“政治—抒情”传统的文艺渊源及关联

二、中国电视文艺晚会“政治—抒情”传统及审美特质形构的开端

三、《笑的晚会》:中国电视文艺晚会“政治—抒情”传统的裂隙与新变

四、“春晚模式”创生:中国电视文艺晚会“政治—抒情”传统的承续与高潮

(一)从《春节大联欢》到《迎新春文艺晚会》:“春晚模式”的历史源流

(二)“春晚模式”创生及其审美特质

五、“重大主题晚会”与“实景演出”:中国电视文艺晚会“政治—抒情”传统的审美裂变与超越

(一)重大主题晚会的子模式及其审美风格

    1.营造崇高之美的“精神颂歌模式”

    2.凸显纪实之美的“社会动员模式”

(二)实景演出的子模式及其审美风格

    1.追求质朴之美的“慰问演出模式”

    2.包蕴民族之美的“情景融合模式”

结 语

文章摘要:探索政治与文艺相互交融、彼此激发的文艺创作模式,创造政治与文艺辩证统一的审美范式,是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创新实践的题中之义。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识性文艺形式,中国电视文艺晚会在其演变创新的过程中,逐步确立了“人民性”审美取向和“民族化”审美风格,并在遵循“政治—抒情”传统及创作规律的基础上,先后形成以“春晚模式”为代表的大型电视节庆文艺晚会、重大主题晚会和实景演出等晚会形态及其审美范式,不断赋予中国社会主义文艺“政治—抒情”传统以新的表现形式与时代内涵,彰显出电视文艺晚会的鲜明中国特色、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。

文章关键词:

论文DOI:10.14003/j.cnki.mzysyj.2022.04.07

论文分类号:G222